
年初我曾經預言機床行業(yè)進入高成本低利潤行業(yè),看來我的預計過于保守,沒想到機床行業(yè)已進入虧損的行業(yè)。有人預言,機床行業(yè)的拐點到了!看來機床行業(yè)進入冬天了,這一點是沒有懸念了。既然冬天來了,冬天會凍死那些沒有準備或準備不足的人,我們就必須有所準備。那么我們有準備嗎?準備好了嗎?準備了什么?
產能危機
為了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有必要分析一下,為什么“冬天”的來龍去脈,了解一下這個冬天需要什么樣“御寒之物”,才能得出“過冬之策”。
去年這個時候,大家都還豪情萬丈,大干快上呢!只有不到一年功夫,為什么就會“滄海桑田”了呢?
有人認為“客戶倒閉和國內需求收縮是關鍵”;也有人認為問題出在“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”;更多的人把原因歸于“金融危機”。
以上是從需求的角度去考慮的,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。我們也應該從供給的角度再去看一看,因為只有供需相對平衡,行業(yè)才能保殖て諼榷ǚ⒄埂?/SPAN>
這幾年機床的產量增加的太猛了,產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增加,我認為這才是造成這次危機的首要原因。
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漲,吃掉了低附加值的機床生產的利潤。如何繼續(xù)獲得利潤,有兩種策略。
第一種策略是產品轉型,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,但是轉型需要實力,更需要時間。技術實力不強的中小企業(yè),沒有能力轉型。有實力的大型國有企業(yè)和上市公司,有能力實現(xiàn)轉型,但是等不及,因為政府和股民要求他們必須保持業(yè)績持續(xù)高增長。
第二種策略是繼續(xù)建廠房,上設備,進行技術改造,擴大產量,降低成本,再加上政府給特殊政策、減免稅收甚至退稅,把沒有實力的企業(yè)擠下去。這好像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策略,大多數企業(yè)均選擇了這樣的策略。持續(xù)的大強度投入,致使機床行業(yè)產生了產能嚴重過剩,為這次危機,埋下伏筆。
以上幾點,對所有的企業(yè)都是一樣的,為什么有的企業(yè)危機四伏,有些企業(yè)巍然不動?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,如果能找到答案,對我們應對危機是非常有幫助的。
首先,產能過剩并非是全面的產能過剩,而是局部性的產能過剩。產品滯銷,也是局部產品滯銷,并非全部產品滯銷。
產能過剩和滯銷主要發(fā)生在普通機床、中小型數控機床產品。這些產品,市場需求量大,技術門檻相對較低,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(fā)展,形成了居世界第一的產能。但機床的需求量并沒有同步增加,產能相對過剩,我估計過剩達50%以上。
生產大型、專用、高檔機床的廠家,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。由于這些產品技術門檻較高,沒有一定技術積累的廠家很難進入,沒有形成嚴重的產能過剩。
其次,擴張?zhí)斓钠髽I(yè)影響相對較大??焖贁U張的企業(yè)固定資產投資太大,很多投資來源于貸款,國家宏觀調控,連續(xù)加息,資金成本增加。企業(yè)日常流動資金,就占用供貨商資金,當市場發(fā)生變化時,產品積壓,現(xiàn)金流不足,不能及時給供貨商付款,造成連鎖反應,供貨商斷貨,又會影響有訂單的產品交貨??焖贁U張的企業(yè)人員增加也比較多,產品滯銷時,人員成本壓力較大。
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造成這次機床行業(yè)大蕭條的原因既有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市場需求下滑外部因素,也有機床行業(yè)產量最大的那部分產品產能過剩的因素。
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什么時候能過去,沒有人能有肯定的答案。就機床行業(yè)以前的幾次蕭條的經驗,當蕭條來臨時,機床行業(yè)先受到影響,復蘇時,晚于整體經濟。憑經驗而論,這次機床行業(yè)蕭條的復蘇期,至少要到2010年以后,我們必須有長期打算才行。
即使沒有這次金融危機,產能過剩的矛盾也是存在的。數控車床的產量占了敏嘉機床產量的很大的比重,也算是重災區(qū)了,這次是不能幸免了。這就引出一個新的話題“面對數控車床行業(yè)產能過剩的局面,敏嘉何以應對?”
調整與轉型
產能過剩是現(xiàn)實存在,市場需求也是現(xiàn)實存在。就看客戶愿意買誰的產品,誰的產品是真正的過剩產品,競爭是免不了。
客戶選擇買什么樣的機床,考慮的因素很多。有價格、質量、品牌、效率、服務等等。為了做到讓客戶認可,我們應該走精品路線,不追求產量,把質量和服務放在優(yōu)先位置。
在訂單不足的情況下,把一部分生產人員分流到服務部門,幫客戶大修改造早期生產的舊機床,甚至保養(yǎng)機床。既解決了工人工作量不足的問題,又讓客戶把機床使用的更好。解決公司早期產品存在的不足之處,提高敏嘉機床在市場上的美譽度。
產品結構調整也很重要。敏嘉之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