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像人的骨頭承受壓力后,會變得更堅強,生命中許多事物也會受益于壓力、混亂、波動和動蕩。既然黑天鵝事件不能避免,就想辦法在混亂中獲取最大利益。
你到郵局去,準備寄一樣禮物。這個包裹裝滿香檳酒杯。由于運送途中包裹可能受到傷害,你會在上面蓋上紅色的“脆弱”、“易碎”,或者“小心搬運”等戳記。和這種情況剛好相反,也就是“脆弱”的反面該怎么說?
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脆弱的相反詞是“強固”、“堅韌”、“堅固”或類似字眼。但堅韌、強固是指既不會破碎,也不會變得更強的物品。從邏輯上來說,和“脆弱”包裹剛好相反的包裹,內容物不只不會破碎,更會因各式各樣的傷害而受益。易碎的包裹在最好的情況下是沒有受到傷害,強固的包裹在最好情況和最糟情況都是沒有受到傷害。因此脆弱的相反是最糟的情況下沒有受到傷害。
我們將這種包裹稱作“反脆弱”。我們有必要造個新詞,因為《牛津英語字典》沒有簡單的非復合字能夠表達脆弱的相反情況。
用另一種方式來看:由于正的相反是負,而非中性,所以正脆弱性的相反詞應該是負脆弱性(所以我稱之為“反脆弱”),不是只傳達強固、堅強和不會破碎等觀念的中性字眼。事實上,如果我們把它寫成數(shù)學式,反脆弱性便是脆弱性前面加個負號。
壓力不是毒藥
想變強大,要先接受傷害
根據(jù)傳說,小亞細亞黑海南岸古王國本都(Pontus)的國王米特拉達提斯四世在父親遭到暗殺之后,躲藏期間不斷攝取低于致命劑量的毒物,并且逐步加重分量,以防日后自己遭人下毒。他后來將這個程序納入一個復雜的宗教儀式。但不久之后,這種抗毒性帶給他麻煩,因為他想服毒自殺卻不能如愿,“已經強固自己,不至于遭人毒殺”。他只好請同一陣營的軍事將領用劍刺殺他。
米特拉達提斯化是指服用少量的某種物質,經過一段時間,便不致受到數(shù)量更大的那種物質傷害。接種疫苗和過敏治療就是使用這種方法。這還稱不上反脆弱,仍然是落在比較溫和的強固層級上,但我們已經往前邁出一步。而且,我們得到一個提示:少了毒藥,或許會讓我們變得脆弱,而要走向強固,起點是接受少量的傷害。
但更重要的是,我們現(xiàn)在可以了解,消除系統(tǒng)受到的壓力因子,也就是極為重要的壓力因子,不見得是好事,反而會造成傷害。
錯誤、進化和反脆弱性,只是有點不一樣:主要是由于別人的錯誤——某些人的反脆弱性,必然來自犧牲別人的脆弱性。一個系統(tǒng)中,犧牲某些單位——脆弱的單位,或者是人——往往是其他單位或整體取得福祉之所必需。經濟要具有反脆弱性,需要每家新創(chuàng)公司呈現(xiàn)脆弱性,而這正是使創(chuàng)業(yè)精神得以發(fā)揮的原因:個別創(chuàng)業(yè)家呈現(xiàn)脆弱性,而且失敗率必然偏高。因此,在層級存在的情況下,反脆弱性變得有點復雜,也更加有趣。自然的有機體不是最后的單一單位;它由次單位組成,而它本身可能是某個更大集合體的次單位。這些次單位可能彼此競爭。
再舉個商業(yè)上的例子來說。餐廳呈現(xiàn)脆弱性;它們相互競爭,但一個地方上的餐廳集合起來,而因此擁有反脆弱性。要是個別餐廳十分強固,因此屹立不倒,整個商業(yè)將遲滯不前,或者顯得疲軟,供應的食物不會比自助餐廳要好——我指的是蘇俄式的自助餐食物。此外,它會受害于系統(tǒng)性的短缺,有時更會爆發(fā)重大的危機,需要政府紆困。所有的品質、穩(wěn)定和可靠性,都有賴于餐廳本身的脆弱性。
現(xiàn)在我們要談錯誤,以及某些人的錯誤如何對別人有益。
我們可以將脆弱性、錯誤和反脆弱性之間的關系簡化成如下所述。當你相當脆弱,那就需要依賴事物確實按照早就計劃好的路徑進行。偏異必須盡可能小——因為偏異造成的傷害多于幫助。這是為什么脆弱使用的方法,需要很能預測未來的原因,而相反的,預測系統(tǒng)會帶來脆弱性。當你需要偏異,而且因為未來的大部分結果都將對你有幫助,所以你不在意未來可能出現(xiàn)的結果離散,那么你便具有反脆弱性。
此外,若將錯誤當作一種資訊來源,以理性方式進行嘗試錯誤法(trial and error),那么其中的隨機要素其實沒有那么隨機。如果每次嘗試都提供資訊,讓你了解什么事情行不通,你的解決方案便會開始成形——于是每一次的嘗試都變得更有價值,那就像是費用,而不是錯誤。而且,一路走去,你當然會不斷的發(fā)現(xiàn)某些事情。
錯誤不是罪惡
他人犯錯,對你我有益
所以其他人的錯誤往往對我們這些人有益——可悲的是,不是對他們有益。在正確的情境中,我們見到壓力因子是資訊。對反脆弱性來說,錯誤造成的傷害應該少于利益。當然了,我們談的是有些錯誤,不是所有的錯誤,不致毀滅整個系統(tǒng)的錯誤,有助于防止更大的災難發(fā)生。工程師和工程歷史學家亨利·佩特羅斯基(Henry Petroski)提出一個非常精彩的論點:要是“泰坦尼克”沒有發(fā)生那次有名的致命意外,我們會繼續(xù)建造越來越大的遠洋輪船,下一次的災難,悲劇會更大。所以死亡的人是為了更大的利益而犧牲的;毫無疑問的,他們拯救的生命多于損失。
每一架飛機墜毀,都使我們進一步提高安全性、改善系統(tǒng),使得下一次飛行更為安全——那些死亡的人,對其他人的整體安全做出貢獻。瑞士航空111班機、環(huán)球航空800班機、法國航空447班機,都促使我們改善系統(tǒng)。但這些系統(tǒng)會從錯誤中學習,是因為它們具有反脆弱性,而且建立它們的時候,設計成能利用小錯誤。經濟崩潰則并非如此,因為經濟系統(tǒng)以目前的方式建立,不具有反脆弱性。為什么?每年有數(shù)十萬架飛機飛上天空,一架飛機墜毀不會波及其他飛機,所以錯誤受到局限,且具有高度的認識性——可是全球經濟系統(tǒng)卻像一個整體那般運作:錯誤會散播出去,而且越滾越大。
過度保護不是好事
政策介入經濟,常有反效果
同樣十分重要的一點是,我們談的是局部性錯誤,不是整體錯誤,好系統(tǒng)和壞系統(tǒng)因此有別。像航空公司這種好系統(tǒng),設計成能從小錯誤中獲益,而且不互相影響——或者可以說,彼此呈現(xiàn)負相關,因為錯誤會降低未來發(fā)生錯誤的機率。
每一次空難都降低了下一次發(fā)生空難的可能性,但每一家銀行崩垮,卻讓下一家銀行崩垮的可能性提高。建構理想的社會經濟體系時,我們需要消除第二種錯誤——也就是會造成傳染的那種錯誤。
我們見到餐廳這行展現(xiàn)十足的效率,原因正是在于餐廳相當脆弱,每一分鐘都有餐廳倒閉,可是創(chuàng)業(yè)者卻無視于這種可能性,總是覺得他們穩(wěn)賺不賠。換句話說,某種輕率,甚至自殺式的冒險行為,對經濟來說是健康的——但前提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冒相同的風險,而且這些風險相當小且限于局部。
我們將談到,政府以紆困行動干擾這個模型。它們偏愛的公司通常規(guī)模大、非救不可,以免其他企業(yè)遭波及。這和健康的冒險行為恰好相反。健康的冒險行為,是將脆弱性從集體移轉給不適應者。人們通常難以理解,不曉得我們應實施的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個系統(tǒng),其中不管誰倒下去,都不會拖累其他人——持續(xù)的失敗,有助保存整個系統(tǒng)。說來矛盾,許多政府的干預行動和政策,最后是傷害弱者,卻鞏固舊機構。
我希望——也是解決方案——將來能有個全國創(chuàng)業(yè)日,傳達這樣的訊息:你們大部分人會失敗、家徒四壁,但我們感謝你們?yōu)檫@個世界的經濟成長,及拯救他人脫離貧窮所承受的風險和所做的犧牲。你們是我們的反脆弱來源。國家感謝你們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