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再邁新步伐,僅一項就超日本全年的發(fā)電量
-
比亞迪7月3日公布的產銷數據顯示,其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3.4萬輛,同比增長224%,1-6月累計銷量64.14萬輛,同比增長314.9%。
這意味著,今年上半年,比亞迪銷量超越特斯拉,成為全球銷量冠軍。
-
大飛機中歐合作愉快!!!俄羅斯尷尬了
-
西方世界的幾套“班子”都在這幾天密集開會,包括歐盟峰會、G7峰會、北約峰會,還有各種小圈子摻雜其中,美日澳是“四邊對話機制”成員,美英澳新是“五眼聯盟”成員,美日韓澳新是“印太經濟框架”組成部分。
-
從空客訂單,看日本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!
-
中國未來的護城河——制造業(yè),不是誰都能跨越的!
-
中國產業(yè)的幾次大轉折
-
前兩天的G7峰會上,拜登主導G7啟動了一個名為“全球基礎設施伙伴關系”(PGII)的大計劃。
簡單來說,就是5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,幫助發(fā)展中國家搞基礎設施建設。
-
6月份,制造業(yè)采購經理指數(PMI)為50.2%,比上月上升0.6個百分點,重回臨界點以上,制造業(yè)恢復性擴張。
-
七挑一,7國集團和北約都是打群架的團伙組織
-
德媒盤點:五大技術創(chuàng)新改變未來戰(zhàn)爭樣貌
-
如今,中國汽車行業(yè)已經可以擺脫“不爭氣”的名聲,2022年1-5月,比亞迪已經累計銷量達到了505901臺,同比增長167.1%,暫居全球汽車廠商銷量榜的第二名,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超過特斯拉成為不折不扣的新能源汽車巨頭。
-
美國對俄政策已經被資本集團滲透成了篩子,這就是不打擊資本的后果,美國的群眾買單,給美國的政府納稅,最后全被拿去給美國的資本集團發(fā)財了。
-
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,能否成為未來中國稱霸世界的產業(yè)龍頭,比亞迪的表現,至關重要。
即使特斯拉這樣的全球電動車第一品牌,電池依然需要向中國企業(yè)采購。
一個企業(yè)并非什么都自己干,才是正確的。背上包袱,無法快速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,也是比亞迪這種重資產模式的巨大風險。
-
由于疫情防控突出和供應鏈的完善,中國2021年汽車出口成功實現彎道超車。
同比2020年實現100%增長,一下躍升到 全球第三位,居于日本和德國之后,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出口量超過200萬。
跟日本的出口格局不同,日本汽車主要出口到北美市場,中國則主要出口亞洲和歐洲。
-
北京時間2022年6月19日深夜,中國國防部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(fā)表了一則言簡意賅的消息,總字數還不到60個。具體內容為:2022年6月19日晚,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,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。這一試驗是防御性的,不針對任何國家。
-
論職業(yè)教育這塊,美國比不上德國,但跟中國比,要綽綽有余。
大國之間的競爭,不能指望競爭對手自己犯錯,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干就能躺贏。
啥時候,社會上考公熱降溫了,大家尊重科學,尊重專業(yè)人才,啥時候中國的科技核心競爭力就有救了。
-
從3月15日首次加息到現在,美國的CPI增速仍然是連續(xù)大幅攀升。為什么美國此輪高通脹這么難控制?即使美聯儲下猛藥也難以遏制住通脹?
-
天津35條、北京45條、上海50條、廣東131條、重慶147條……
穩(wěn)經濟,保就業(yè),全國各地都在加速跑。
-
大國可以腳踏多只船,小國只能賭國運!新能源的岔路
共10144條記錄,每頁顯示20條,當前第96/508頁
[首頁] [上頁] [93] [94] [95] [96] [97] [98] [下頁] [尾頁]